名词
词语类别
名词(英语:noun,缩写n.),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
汉语的名词
类别
姚振武将汉语的名词分为本体名词与附属名词两个范畴
(一)本体名词
本体名词是一个开放的类别,指称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如动物、物品、建筑物、农作物、人体、自然物等。例如:人、男、女、百姓、匹夫、鸟兽、马、牛、犬、羊、兵甲、弓、刀、布帛、贝、舟车;宗、家室、门、户、宅、寝,禾、黍、麦、田、身、耳、止(趾)、山川、火、水、云、风、雷,侯、白(伯)、众、俘等。
还有所谓专有名词也属本体名词的范畴,包括人名、国名、地名、神名、先人名等,例如:王、方、齐国、东阿、师、帝、东母、岳、河、巫、上甲宰我等。
(二)附属名词、
附属名词的概念一般要依附于相应的本体名词才得以存在。它包括:
(1)表关系概念的抽象名词,这也是一个开放的类别,如「祸、害、灾、尤、败、疾、礼、德、福、性、父、母、兄、子」等:
(2)时间名词,如「祀、年、秋、春、月、日、今、夕、旦、采、中日、甲子、乙丑」等:
(3)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左、中、右、下、上、内、外、侧、旁、西南、北西、北东」等。
汉语名词这样的分类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各类别的具体成员随着时代的推移有所替换。例如:西周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本体名词增加了「士、大夫、下民」等,附属名词增加了「礼、德、福、法、道、礼、性」等,方位名词增加了「侧、旁、前、后、间」等,专有名词「上甲报乙、大丁、武乙、望乘」等则基本上看不到了。
周生亚则是将名词分为五类,具体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方位名词、时间名词
具体名词是指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的词。如:
①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尚书·盘庚》)
②冉子为其母请粟。(《论语·雍也》)
③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荐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⑤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韩非子·难势》)
⑥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史记·苏秦列传》)
⑦卒然牛马践根,刀镰割茎。(《论衡·累害》)
两汉以后,具体名词仍盛行于世,没什么变化。如:
①虎既死,其妇故活。(《搜神记》,卷五)
②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世说新语·德行》)
③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④阮小五见放箭来,拿着划楸,翻筋斗钻下水里去。(《水浒传》,第十九回)
⑤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抽象名词是指表示思想、品德、道理或理念等内容的词。如:
①非予自荒兹德。(《尚书·盘庚》)
②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尚书·盘庚》)
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④颜渊问仁。(《论语·颜渊》)
⑤礼义由四贤出。(《孟子·梁惠王下》)
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⑦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⑧理贯不乱。(《荀子·天论》)
⑨景公不知用势。(《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①魏其、武安俱好儒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两汉以后,抽象名词在语言中也是大量存在的。如:
①(施续)有门生,亦有理意。(《搜神记》,卷十六)
②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雅量》)
佛法难闻,善心难发。(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④贤人所以异于圣人,众人所以异于贤人,亦只争这些子境界,存与不存而已。(《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不如听咱劝你,认个自家悔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上古汉语前期,文献中抽象名词不是很多,到了上古汉语中期,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古代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大量表达思想、理念的抽象名词。如:
道、名、心、气、根、鬼、神、谷神、上善、自然、玄同、玄德、天网(见《老子》)
本、道、仁、礼、义、利、和、德、文、命、性、天命、大伦、法度(见《论语》)
仁、义、利、孝、悌、忠、信、礼、志、气、道、德行、邪说、仁政、心志、人性(见《孟子》)
性、道、德、精、神、情、志、祸、福、精神、道理、道术、道德、神明、仁义、礼教、阴阳(见《庄子》)
名、实、道、志、理、心、义、信、枢要、神明、权谋、志意、道义、正义(见《荀子》)
法、术、势、理、德、魂魄、精神、仁义、廉耻、智术、法术、阴阳(见《韩非子》)
专有名词是指专门表示人、物、地域、山川、河流、职官、邦国等内容的具有专一称谓的词。如:
①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尚书·金滕》)
②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尚书·多方》)
③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尚书·顾命》)
④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
⑤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左传·桓公三年》)
⑥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⑦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庄子·天运》)
⑧火犯守角,则有战。(《史记·天官书》)
⑨太岁,岁月之神。(《论衡·涧时》)
⑩河发昆仑,江起岷山。(《论衡·效力》)
例①④⑤⑦,「太王」「王季」「文王」「季氏」「武公」「丘」,皆人名。例②⑥,「有夏」「有殷」「夏」「殷」「周」,皆朝代名。例③,「太保」「太史」「太宗」,皆职官名。例④⑩,「泰山」「昆仑」「岷山」,皆山名。例⑤,「曲沃」「翼」「陉庭」,皆地名。例⑦,「诗」「书」「礼」「乐」「易」「春秋」,皆书名。例⑧⑨,「火」「角」「太岁」,皆星名。例⑩,「河」「江」,黄河、长江之专名。
两汉以后,专有名词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我是伯夷之弟。(《搜神记》,卷十六)
右扶风臧仲英,为侍御史。(《搜神记》,卷三)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世说新语·言语》)
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世说新语·文学》)
⑤青州刺史博望侯之孙,广武将军钜鹿侯之子。(唐·张鷟:《游仙窟》)
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水浒传》,第八回)
⑦如今的牛黄都是假的。(《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方位名词是指表示人或物所处的方向、处所的词。上古汉语的方位名词出现得很早。其类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示方向的,一类是表示处所的。
1.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词
与表示处所的方位名词相比,表示方向的方位名词产生较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了。根据徐中舒所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如:
①东土受年。(《合集》,9735)
②帝于西。(《前》,5.13.4)
③王于南门逆羌。(《合集》,32036)
④辛亥卜,内贞:帝于北方…(《合》,361》)
从上古汉语开始,在传世的文献中,这种方位名词就更屡见不鲜了。如:
①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尚书·顾命》)
②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
③东西南北,谁敢宁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④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庄子·秋水》)
⑤尊长在西,卑幼在东。(《论衡·四讳》)
⑥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世说新语·任诞》)
⑦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⑧天地既不辩(辨)东西,昏闇岂知南北?(变文《破魔变》)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古汉语中期开始,表方向的复音方位名词就开始出现了,而两汉以后,就更加普遍。对此,后面另有论述。
2.表处所的方位名词
与表方向的方位名词相比,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在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且表达精准、细致。如:
内/外 里/外
①王出,在应门之内。(《尚书·顾命》)
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③唯圣人能外内无患。(《左传·成公十六年》)
④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
⑤除日无岁,无内无外。(《庄子·则阳》)
⑥墙之外,目不见也。(《荀子·君道》)
⑦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史记·魏公子列传》)
⑧累害自外,不由其内。(《论衡·累害》)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汉语里少用「里」「外」相对。如《左传》就很少用「里」字,仅两例。大约从中古汉语起,语言中常常「里」「外」相对。如:
①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世说新语·德行》)》
②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世说新语·德行》)
③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百喻经·得金鼠狼喻》)
④尔时此人过在门外。(《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⑤今潜来,裹头隐在杨(卿)宅里,令童子清凉将书来。(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台顶独秀,与碧天接连,超然出于众峰之外。(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⑦彼布袋里有明珠。(变文《庐山远公话》)
⑧善庆昨夜随从阿郎入寺,隔在门外,不得闻经。(变文《庐山远公话》)
中/间
①虽在缧线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③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于门中,识其枚数,其可以与于此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④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左传·僖公四年》)
⑤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国中无伪。(《孟子·滕文公上》)
⑥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⑦庄子行于山中。(《庄子·山木》)
⑧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庄子·山木》)
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⑩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劝学》)
⑪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⑫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⑬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论衡·说日》》
⑭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犹冰也。(《论衡·论死》)
两汉以后,「中」「间」的使用情况同上古汉语也没什么不同。如:
①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世说新语·文学》)
②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世说新语·文学》)
③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齐民要术·种梅杏》,卷四)
④竖枝于坑畔,置枯骨、礓石于枝间,下土筑之。(《齐民要术·安石榴》,卷四)
⑤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⑥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百喻经·医治脊偻喻》)
⑦白骝璃瓶中,有五粒舍利。(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⑧今此五月犹寒,花开未盛,六七月间,花开更繁。(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左/右 前/后
①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尚书·顾命》)
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庄子·渔父》)
④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韩非子·十过》)
⑤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史记·苏秦列传》)
⑥佩刀于右,带剑于左。(《论衡·效力》)
两汉以后,「左」「右」「前」「后」也是常见的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如:
①此人宜在帝左右。(《世说新语·言语》)
②宣武与简文、太宰共载,密令人在舆前后鸣鼓大叫。(《世说新语·雅量》)
③左折右炊,停则牙生。(《齐民要术·禾》,卷十)
④左右僮竖,不能掩之。(《颜氏家训·名实》,卷四)
⑤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水经注·河水》,卷四)
⑦黄蘖作驴鞦,始知苦在后。(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一二五)
⑧行爱观牛犊,坐不离左右。(唐·寒山子:《寒山诗·满卷》,第一O七)
上/下
①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③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所轮于堂下。(《庄子·天道》)
④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⑤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⑥使之完廪,火燔其下;令人浚井,土掩其上。(《论衡·吉验》)
两汉以后,「上」「下」也是常用的方位名词。如:
①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搜神记》,卷三)
②下有黄金一釜。(《搜神记》,卷十一)
③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世说新语·德行》)
④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百喻经·医治脊偻喻》)
⑤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唐·寒山子:《寒山诗·人生》,第一三五)
旁(傍)/边/侧/头/次
大约从上古汉语后期开始,汉语表处所的方位名词又增加了「旁(傍)」「边」「侧」「头」「次」等新生形式。如:
①景帝入卧内,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②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史记·滑稽列传》)》
③二帝之旁,必多贤也。(《论衡·本性》)
④离形更自为鬼,立于人傍。(《论衡·死伪》)
⑤母陈氏,随邺舍于亭傍居。(晋·王嘉:《拾遗记》,卷七)
⑥池傍有树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⑦观者满路旁,个是谁家子?(唐·寒山子:《寒山诗·董郎》,第一三七)
⑧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世说新语·雅量》)
⑨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⑩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⑪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史记·李斯列传》)
⑫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世说新语·规箴》)
⑬(魏武)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⑭杨卿使及李侍御不肯归去,相送到长乐坡头去城五里一店里,一夜同宿话语。(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⑮王光禄远避流言,明公蒙尘路次,群下不宁。(《世说新语·言语》)
⑯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晋·张华:《博物志》,卷七)
⑰昨因侍从,而伍子胥见强牵过,卒不得舍去,烦劳至尊暴露水次。(晋·葛洪:《神仙传》,卷七)
上古汉语里,方位名词「侧」「次」也有偶见者,但使用频率确实不多。如:
①绵蛮黄鸟,止于丘侧。(《诗经·小雅·绵蛮》)
②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孟子·公孙丑下》)
③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
④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史记·吕太后本纪》)
时间名词是指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或结束所需用的时间的词。汉语的时间名词产生很早,商代的甲骨文里已大量使用。据徐中舒所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如:
①戊寅…□贞:今日不雨。(《前》,3.17.1)
②中日大启。(《甲》,1561)》
③贞:王其省盂田,湄日不雨。(《粹编》,929)
④丙辰卜,宾贞:于生八月饮。(《前》,1.46.5)
⑤壬辰卜,旅贞:今日亡祸,三月。(《人》,1618)
分析汉语时间名词,应当把握住三点:
「侧」
1.时间名词和时点、时段
从上古汉语开始,汉语的时间名词均可分为时点和时段两类。时点表示时间名词在时量计算上是确定的,是集中在某一点上。如:
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庄子·田子方》)
②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庄子·山木》)
俄而王已睡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④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史记·滑稽列传》)
斯须之顷,气绝而死矣。(《论衡·道虚》)
⑥三人登时仆地无气。(《搜神记》,卷二)
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世说新语·言语》)
俄而雪骤。(《世说新语·言语》)
向时灌药,我取服之,是故欲死。(《百喻经·倒灌喻》)
须臾,宫中皆恸哭。(唐·李朝威:《柳毅传》)
①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宋·无名氏:《梅妃传》)
②烦请二位义士同往小寨相会片时。(《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与时点时间名词相对的就是时段时间名词。表时段的时间名词,其时量计算也是确定的,是表示一段时间,定量而不定时。如:
朝/晨/旦/晓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②晨往,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③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④天晏旸者,星辰晓烂。(《论衡·佚文》)
夕(昔)/宿/暮/夜晚/暝/日夕/日暮
①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②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庄子·天道》)
③去何以不径行而留三宿乎?(《论衡·刺孟》)
④暮寒,卧炭下。(《论衡·吉验》)
⑤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
⑥私作都门,蚤闭晚开。(《世说新语·规箴》)
⑦简文帝崩,孝武年十余岁立,至暝不临。(《世说新语·言语》)
⑧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⑨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明旦/朝旦/清旦
①明旦,二主又朝而出,复见智过于辕门。(《韩非子·十过》)
②常朝旦问讯,郗家法,子弟不坐。(《世说新语·俭啬》)
③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
朝暮/朝夕/旦暮/旦夕
①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孟子·公孙丑下》)
②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庄子·山木》)
③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平明/平旦/日中/午时/午后/夜半/宵中
①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荀子·哀公》)
②人之寐者,至平旦则寤矣。(《列子·力命》)
③妸荷甘日中爹户而入,曰:「老龙死矣。」(《庄子·知北游》)
④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唐·蒋防:《霍小玉传》)
⑤从前不许午后出寺,今不许犯钟声。(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光武生于济阳宫,夜半无火,内中光明。(《论衡·初禀》)
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唐·袁郊:《甘泽谣》)
②至二更许,灯在床之东南,忽尔稍暗,如此再三。(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③其萧禧只于厅上倚柱立地,屡遣人请唤,不肯下阶习仪,直至三更二点,却索归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④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唐·杜甫:《月》)
⑤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唐·杜光庭:《虬髯客传》)
昼/旦昼/昼日/白日/终日/当日
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伏。(《战国策·秦策三》)
②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孟子·告子上》)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世说新语·言语》)
④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世说新语·德行》)
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唐·杜甫:《愁坐》)
当日夫人闻说,即时日夜坚持。(变文《欢喜国王缘》)
日/夜/昼夜
①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②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秋水》)
③人昼夜居家,朝夕坐市,其实一也。(《论衡·诘术》)
昼夜想念,情不能已。(《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
昨暮/昨夜/今宵/今夕/明夜
①昨暮月不宿毕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②昨夜听殷王清言,甚佳。(《世说新语·文学》)
③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
④使人今夕当宿涿州。(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六)
⑤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官调》,卷七)
前日/昨/昔/昨日/今日/翌日(翼日)/明日/旦日/明旦/后日
①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孟子·公孙丑下》)
②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唐·白居易:《赠梦得》)
③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庄子·外物》)
④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⑤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⑥王翼日乃瘳。(《尚书·金鰧》)
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汉书·武帝纪》)
⑧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
⑨将军旦日蚤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⑪母顾明旦视白出水,即东走十里。(《论衡·吉验》)
⑫当晚回复了西门庆的话,约定后日准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前年/去年/今年/明年
①去年虎食吾夫,今年食吾子,是以哭哀也。(《论衡·遭虎》
②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论衡·死伪》)
③前年皇帝与良嗣握手曰:「我已许南朝燕京,便我得之亦然。」(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日/旬/月/春/夏/秋/冬/岁/年/载/世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②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孟子·梁惠王下》)
③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
⑤容成氏日:「除日无岁,无内无外。」(《庄子·则阳》)
⑥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⑦九载,绩用弗成。(《尚书·尧典》)
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
2.时间名词和时制
汉语的时间名词,从时间的表达上说,分为定时制和泛时制两类。上述的时点时间名词和时段时间名词均属于定时制时间名词。定时制时间名词,就是指其时量是确定的,而非泛化的。与此相对的就是泛时制时间名词。泛时制时间名词,就是指其时量是泛化的,不可量化的,是个大概值,不是确数。泛时制时间名词,从大的时限来说,可以指明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或将来
(1)表示过去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昔/古/初/时/古者/昔者/昔日/古昔/昔古/宿昔/昔岁/昔年/曩者/曩时/向者/前日/从前/前时/前年/顷岁/当时
①昔之人无闻知。(《尚书·无逸》)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④时李元礼有盛名。(《世说新语·言语》)
⑤古者易子而教之。(《孟子·离娄上)
⑥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庄子·齐物论》)
⑦昔日月离其阴,故雨。(《论衡·明雩》)
⑧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论衡·明雩》)
⑨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论衡·自纪》)
宿昔习弄,非直一再奏也。(《论衡·感虚》)
昔岁霍王小女将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万钱。(唐·蒋防:《霍小玉传》)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
曩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曩时端庄,不复同矣。(唐·元稹:《莺莺传》)》
⑮臣向者进说,陛下欣然无难意,谓即行矣,今寂无所闻。(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前日更币,以为轻。(《史记·循吏列传》)
从前不许午后出寺,今不许犯钟声。(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前时遗策郎也。(唐·白行简:《李娃传》)
⑲上党复有前年之祸。(《后汉书·冯衍传》)
顷岁有李十八郎,曾舍于我家。(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㉑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世说新语·德行》)
(2)表示现在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今/今日/今时/今者/今世/今朝/方今/当今/见(现)今/近者/今来
①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尚书·多士》)
②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孟子·离娄下》)
③今时韩、魏,与始孰彊?(《史记·魏世家》)
④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论衡·纪妖》)
⑤长生家在会稽,生在今世,文章虽奇,论者犹谓稚于前人。(《论衡·超奇》)
⑥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⑦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世说新语·政事》)
⑧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世说新语·规箴》)
⑨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受此法。(唐·法海:《六祖坛经》)
①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唐·皇甫氏:《京都儒士》)
①今来北人称以黄嵬大山分水岭为界。(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3)表示将来时的泛时制时间名词如:
后日/后岁/后世/后时/他日/向后/明日/后/今后/已(以)后
①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尚书·盘庚》)
②后岁,人或梦见伯有介而行。(《论衡·死伪》)
③如千世之后,读经书不见汉美,后世怪之。(《论衡·须颂》)
④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⑤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⑥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唐·法海:《六祖坛经》)
⑦(梅)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世说新语·方正》)
⑧汝后当得好妇。(《搜神记》,卷十一)
⑨我今后更不叫汝。(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⑩若是此起不再商量定夺了当,已后终须难绝往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泛时制时间名词的时制问题,有时通过对比使用,更可以看出所表示的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时间概念。如:
①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孟子·公孙丑下》)
②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
③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④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庄子·知北游》)
⑤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木》)
⑥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⑦我先失纡,今欲觅取。(《百喻经·乘船失纡喻》)
例①一⑦,「前日」和「今日」,「昔者」和「今日」,等等,均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的对比。又如:
①臣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业。(《百喻经·观作瓶喻》)
例①②,「今日」「明日」均用于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对比。
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汉语时间名词在发展中,有部分时间名词是由方位名词演变过来的。这种从空间意义到时间意义的转换,是借助词义的引申来完成的。由方位名词演变过来的时间名词,在定时制和泛时制两类时间名词中都是存在的。如:
方位名词→时点时间名词
①立春之际,百刑皆断,囹圄空虚。(《论衡·寒温》)
②其友应劭适往候之,语次相告。(《搜神记》,卷三)
③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④师看经次,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摩却自看经?」(《祖堂集》,卷四)
例①,「际」,《说文》:「际,壁会也。」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引申之,两物之间或交界之处也叫「际」。此「际」实为处所义。引申后,则为时间名词,指前后相接的时点或时段。
例②④,「次」,《说文》:「次,不前不精也。」「不前不精」,恐非本义。次,古文作𦮏形,盖象帐幕之形,是个名词。因此,临时搭建的帐幕叫「次」。《周礼·天官·掌次》云:「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郑玄注:「次谓幄也。」引申之,停留或宿处均可叫「次」。再引申,短暂的停留之时也叫「次」。「语次」就是「语时」,「看经次」就是「看经时」。
例③,「头」,本指人头,引申之,可用于方位名词,如「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进一步引申,「头」由方位义变为时间义,「七日头」就是「七日时」。
方位名词→时段时间名词
①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左传·襄公十一年》)
②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施政去赋。(《吕氏春秋·慎大》)
④至元和、章和之际,孝章耀德,天下和洽。(《论衡·讲瑞》)
⑤志诚奉使欢喜,遂半月中间,即至漕溪山。(唐·法海:《六祖坛经》)
⑥见说那状元祖居西蜀,家住成都,三岁上读得书,五岁上属得对。(《张协状元》,第二十七出)
⑦(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儒林外史》,第一回)
例①,「中」,《说文》:「中,内也」,指的是方位。甲骨文中是个氏族的旗帜,是个名词,因此卜辞中多有「立中」之词。「中」由一般名词引申指方位义和时间义,甲骨文中已经开始。以下两例亦采自徐中舒所主编的《甲骨文字典》:
⑧丁西贞:王作三师右中左。(《粹编》,597)
⑨中日至墉兮启。(《甲》,547)
例⑨「中日」即「日中」,相当于后代的午时。
例②,「间」,《说文》:「间,隙也。」段注:「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间。间者,门开则中为际,凡罅缝皆曰间。」总之,「间」的本义是指两扇门中间的缝隙,引申为方位义,表示中间;进一步引申为时间义,表示动作、行为实施中的片刻时间或一段时间。例⑤,「中间」,分析同。
例③,「内」,《说文》:「内,入也。」段注:「今人谓所入之处为内,乃以其引申之义为本义也。互易之,故分别读奴答切,又多假纳为之矣。」古「内」「纳」同形。依《说文》义,「内」之本义为「入」,是个动词,「内」之处所义,为其引申义。甲骨文有「内」字,只作贞人名。金文亦有「内」字,本义、引申义同时存在。以下两例采自陈初生所编纂的《金文常用字典》:
⑩井白(伯)内(入)右师虎即立中廷。(《师虎簋》)
⑪(摄)命于外内之事。(《叔夷钟》)
例⑩,「内」,义入,动词。例⑪,「内」,方位名词,与「外」相对。例③,「三日之内」,「内」当是由方位义引申而成的时间名词。
例④,「际」,分析已见上。例⑥⑦,「」,甲骨文是个指事字,语法上当是方位名词。后引申为时间义,是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三岁上」「五岁上」「七岁上」,「上」即「时」义。
方位名词→泛时制时间名词
①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孟子·滕文公上》)
②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荀子·非相》)
③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者,莫不兴起,非圣而若是乎?(《论衡·知实》)
④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彊宛之患。(《史记·高祖本纪》)
⑤千岁之前,万岁之后,无以异也。(《论衡·实知》)
⑥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例①②,「外」,甲骨文无「外」字,金文「」之形,已用于方位义。如:
⑦厤自今,出入敷命于外。(《毛公鼎》)
例①②,「三年之外」即「三年之后」,「五帝之外」亦即「五帝之后」,「外」均是用于泛时义的时间名词。例③,「上」「下」,甲骨文是指事字,方位名词。引申为时间义,均用为泛时义的时间名词。「百世之上「即「百世之前」,「百世之下」即「百世之后」。
例④一⑥,「前」「后」,《说文》云:「前,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又云:「後,迟也。」依《说文》解释,「前」「后」本来都是个动词。甲骨文已有「」「」两字。依甲文形,或谓「履」字,以为足穿履行在路上,故有「进」义。「后」(後),依甲文形,「止」在「系」(绳)下,以表示世系在后之义。「前」「后」由动词引申为方位名词,进而又引申为时间名词。如:
⑧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⑨故王不如速解周恐,彼前得罪而后得解,必厚事王矣。(《战国策·东周策》)
语法
名词主要的语法功能,古今是一致的,即作各种类型的主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等。例如:
贞:王其逐兜?获。
——(《甲骨文合集》190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癸亥贞:旬有祸?
——(《合集》34036)
贞:先不其获羌?
——(《合集》189正)
贞:御妇好于父乙?
——(《合集》271正)
时间名词、处所方位名词也常作主语、宾语:
贞:东土受年?
——(《合集》9734)
贞:惠今二月宅东寝?
——(《合集》13570)
其祷雨于东方?
——(《合集》30173)
自今至于庚不其雨?
——(《合集》12330)
弗其及今四月雨?
——(《合集》9608正)
时间名词、处所方位名词还可作状语。例如:
雀翌乙酉至于惠?
——(《合集》6939)
其西逐禽?
——(《合集》28791)
白(伯)姜日受天子鲁休。
——(伯姜鼎,西周早期)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
——(何尊,西周早期)
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六章)
家不外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进。
——(《晏子春秋·内篇周上》第二十六章)
名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可以受数量词或古指称词(一般所谓「指示代词」)修饰。例如:
十五犬十五羊十五豚。
——(《合集》29537)
获豕二。
——(《合集》190正)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名山三百,支川三千。
——(《庄子·天下》)
贞:我将自兹邑?若。
——(《合集》13530)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逍遥游》)
转化
名词与动词的同一性问题,是语言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动词和名词不仅相互对立,而且还相互转化。对立,人所共知;转化,却历来认识不够。不明白转化,就不可能认识名动关系的实质,从而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名词和动词的对立。
名词和动词是人类语言中两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词类,承担着人类思维、交际中活动中指称陈述这种最基本的方式和功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是联系语法形式来研究哲学范畴的。他认为,每一个不是复合的(比如「白的人」)词——即单一的词,总是各表下列十个范畴中的一种,即:
这十个范畴并不是并列的,其中「本体」占有特殊的位置,它指现度世界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其他范畴则只存在于本体之中,是本体的属性,附属于本体。
语言的结构(语法)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结构,即本体表现为主语,本体的属性(其他九个范畴)表现为谓语,从而构成一个判断。因此,主语总是和名词相联系,谓语总是和动词、形容词相联系。这就是传统语法的基础。
世界上其实只有本体,而语言中的「本体名词」是对它的指称,动词、形容词等谓词则是对它的陈述。因此,动词、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而指称本体名词即所谓「转指」;相应,本体名词有时也可以转而表达陈述(也可称为「转述」),就是很自然的了。这是人类语言普遍的、必然的现象。
名词与动词的相互转化,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语言,如印欧语,强烈倾向于加上形式标志;有的语言则强烈倾向于不加,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形式标志,如殷商时代的汉语。没有形式标记的「转指」和「转述」现象,体现了名、动关系的本质,将与语言本身相始终。」
有「形式标志」的「转指」和「转述」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一定会在历史发展中消失。在它存在期间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全覆盖,总会有不用形式标志的「马脚」,这是名、动本质调系所决定的。
正如萨丕尔所言:「最简单的,至少是最经济的,表达某种语法观念的方法,是把两个或更多个词排成一定的次序,联结起来,而绝不改变这些词本身。」「关系原先不用外表形式表达,只是暗含在顺序和节奏里说出来。换句话说,关系是直觉地感到的,是从本身也在直觉平面上活动的动力因素里『泄漏出来』的。」「把词序和音势看做原始的、表达一切造句关系的方法,而把某些词和成分的现有关系价值看做由价值转移引起的后起情况,这样的看法有贴冒险,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空想。」
名词、动词的无标记相互转化,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理解名、动调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据姚振武考察,古代汉语,尤其是殷商时期汉语,也许是最能体现名词、动词上述本质关系的语言。
(1)转指
所谓「转指」,即动词、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而指称本体名词。在殷商时期,动词、形容词发生转指,是没有任何形式标记的。例如:
:本为动词,戍守之义,如「贞:勿呼雀戍?」(《合集》3227)后转指卫戍者,如「戍其归,呼踏,王弗每?」(《合集》27972)
射:本为动词,射箭之义,如:「王其射?」(《合集》27902)后转指射箭者,如「贞:令多射卫?」(《合集》33001)
——以上是转指施事
:本为动词,放牧之义,如「左告曰:□往刍自益,十人□二。」(《合集》137)后转指为所放牧的牲畜,如「旬□二日乙卯,允□来自光,氏羌刍五十。」(《合集》94)
伐:杀伐之义,如「贞:王勿令□以众伐邛方?」(《合集》28)后转指所杀伐的人牲,如「贞:御于父乙,皿三牛、册(上册下口)三十伐、三十宀羊?」(《合集》886)
一一以上是转指受事
西周以降,动词性成分发生转指,开始有了形式标记,这就是「者」和「所」。「者」附着于动词性成分之后,而「所」附着于动词性成分之前。具体规律是,如果「者」附着于单个动词之后为「V者」,V是SVO句型的V,Subject(主语)、Verb(谓语)、Object(宾语),「V者」既可能指称施事(主语),也可能指称受事(宾语)。例如: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
——(《左传》桓公十三年)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诗经·唐风·绸缪》)
这是指称施事的例子。又如:
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左传》哀公八年)
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章)
这是指称受事的例子,拘者即被拘束的人,缚者即被束缚的人。
如果「者」附着于动词性词组「VO」之后,则一定指称施事。例如:
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诗经·小雅·巷伯》)
女子,从人者也。
(《左停》僖公元年)
如果动词性词语是「SV」,其转指如果要采用形式标记,则只能用「所」,形成「S所V」,不能用「者」。转指的对象一定是「O」。例如:
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尚书·盘庚上》)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左传》僖公五年)
事实上,「所」只能用于「SV」。只是其中的「S」有时期显,有时隐。
动词性成分转化为名词性成分,西周以降虽然有了形式标记,但不用形式标记而转化的基本性质依然保留着,并延续下去。转化的对象与用形式标记的完全相同。例如:
(1)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尚书·多士》)
(2)朕不肩好货。
——(《尚书·盘庚下》)
(3)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尚书·酒诰》)
以上例(1)是「SV」转指受事「O」,「我下民秉为」即「我下民所秉为」之义。例(2)、(3)是「VO」转指施事「S」,「好货」即「好货者」:「司民」即「司民者」。再如: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二十五章)
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十四章)
以上的「御」和「谄谀」,转指从事该行为动作的人(施事)。御即御者,驾御车马的人,即车夫。谄谀即谄谀者,谄媚阿谀的人,即小人。
是则隐君之赐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二章)
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五章)
以上的「赐」和「饮食」,则转指这种动作的受事。赐即所赐,赐予的物品。饮食即所饮食,喝的饮品,吃的食物。
有形式标记的转指,都是名词化了的转指。没有形式标记的转指,分为两种情祝,一是名词化了,例如上面所列举的殷商时期的「戍」、「射」、「刍」、「伐」等,其特点是可以受数量成分或指代成分的修饰,还可以收入辞典等。另一种只是临时活用,尚未名词化。例如:
(1)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一章)
(2)晏子对曰:「婴脚拒欲不道,恶爱不祥。」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二章)
(3)文王慈惠殷聚,收恤无主。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十七章)
(4)刑无罪,夏商所以灭也。
——(《晏子春秋·内篇上》第十二章)
(5)上妄说邪,故好恶不足以导众。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二章)
(6)晏子曰:“晏闻与君异。」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一章)
(7)既夺人有,又禁其葬,非仁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8)公日:「善乎!晏子之愿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八章)
(9)肆心傲听,不恤民忧,非义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一章)
(10)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
——(《晏子春秋·内篇间上》第二十三章)
以上例(1)~(4)转指施事,实现转指的动词与该动词加上「者」性质是一样的,如例(1)的「死」即「死者」,剩余类推。例(5)~(10)转指受事,实现转指的动词与该动词加上」所」性质是一样的,如例(5)的「好」、「恶」即「所好」、「所恶」,剩余类推。
非名词化的转指与名词化的转指发生机理是一样的,前者如果经常、反复出现,得到了语言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就转化为后者了。
(二)转述
名词转而作动词用,在迄今为止的汉语发展史中一直存在,且没有产生任何形式标记。最早的例子,如:
目:本义为人眼。如「贞:王其疾目?」(《合集》456正)用为动词,表监视义。如「贞:乎目邛方?」(《合集》6194)
鱼:本为名词,鱼。如「癸卯卜,大+豕获鱼?其三万不…」(《合集》10471)又用作动词,义为捕鱼(鱼的动词义后来分化出「渔」字)。如如「王鱼?」「勿鱼?」(《合集》667反)
黍:本义为黍子。如「贞:登黍?/勿登黍?」(《合集》235)又用作动词,义为种黍子。如「贞:惠小臣令众黍?」(《合集》12)
田:本义为农田。如「土方侵我田,十人。」(《合集》6057反)用为动词,义为种田。如「丁亥卜,令众□田,受禾?」(《合集》31969)
虽然没有形式标记,但这并不意味着名词性成分用如动词,理论上有什么特殊的限制。袁仁林《虚字说》曰:「凡实皆可虚,凡死皆可活,但有用不用之时耳。从其体之静者随分写之,则为实为死,从其用之动者以意遣之,则为虚为活。」
袁氏所谓「实字」、「死字」,大致相当于今之名词;「虚字」、「活字」大致相当于今之动词。袁氏还举例脱:「『耳』、『目』,体也,死实字也;『视』、『听』,用也,半虚半实字也。『耳而目之』句,配以『而’』字『之』字,则死者活,实者虚矣。口中『耳目』,而意已『视听』矣。」
袁氏进一步指出:「虚用活用,亦非修辞者勉强杜撰如此。盖天地间虚实恒相倚,体用不相离,至静之中而有至动之理,凡物皆然。」这是古人对名、动关系的表述,中国历来有「体用」之说,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说」大致相当。古今中外,都不约而同地用这样的学说来解释语言现象,只是由于所根植的语言「土壤」不同,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或是侧重于「分析」,或是侧重于「综合」。
名词性成分用为动词性成分,也可以表达广泛的语义关系。
(1)体用。名词用为动词后,词义转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用途: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恐王之变也,故以垣雍饵王也。
——(《战国策·魏三》)
日,并烛天下者也。
——(《战国策·赵三》)
(2).工具。表示以这种名词作为工具进行的动作: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诗经·小雅·采菽》)
公子怒,欲鞭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
将入门,策其马,曰:…
——(《论语·雍也》)
十七年,春,晋侯使郤克徵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
——(《左傅》宣公十七年)
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日:「不能满觞。」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停》)
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
——(《战国策·秦三》)
(3).处所。以动作发生的处所表示动作: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史记·高祖本纪》)
大飨之礼,尚玄酒,而腥鱼。
——(《史记·乐者》)
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左传》相公十年)
(4).方向。以动作的方向、趋向表示动作及其趋向:
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
——(《左传》信公十五年)
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也。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史记·刺客列传》)
(5).时间。以动作进行的时间表示助作: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
——(《尚书·牧誓》)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
(《史记·孝武本纪》)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
——(《左传》昭公十二年)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左传》桓公六年)
(6).以结果表示动作:
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味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湖而野江东。
——(《战国策·楚一》)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昭公元年)
宋人皆之。
——(《左传》庄公十二年)
(7).模凝。用这个名词形象地类比跟这个名词的特徵、用途、形状等有关的动作: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公孙丑下》)
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史记·五帝本纪》)
褚师出,公戟其手。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
——(《战国策·秦四》)
(8).方式。以动作行为的方式来表示这个动作:
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左传》昭公十七年)
过其友曰,孟营君客我。
——(《战国策·齐四》)
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以物名之。」]
如齐王之不信赵,而小人奉阳君也。
——(《战国策·燕二》)
(9).以受事表示动作,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受事表示动作及其受事:
王鱼?
勿鱼?
——(《合集》667反)
王其黍?
——(《合集》9516)
丁酉卜,争贞:今春王勿黍?
——(《合集》9518)
庶群自酒,腥闻在上。
——(《尚书·酒诰》)
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史记·项羽本纪》)
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
——(《左傅》僖公三十三年)
吴人曰:「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
——(《左传》哀公七年)「分析」
(灵公)三十八年,孔子来,禄之如鲁。
——(《史记·卫康叔世家》)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宾语「之」指鹿,而「角」是属于鹿的。]
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弗克。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孔颖达《正义》:「谓新筑女墙而守之。」
「鱼」是捕获的对象,于是就用它来表示捕鱼的行为。「酒」是喝的对象,于是用它来表示喝酒。「黍」是栽种的对象,所以用它表示栽黍的行为。其余例可类推。
第二种是以受事表示动作行为,语义上不包含受事,所以通常可以带宾语。如: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说苑·贵德》)
(10).以行为标准来表示行为、动作:
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
段不弟,故不言弟。
——(《左传》隐公元年)
以上名词性成分用为动词性成分各项及例句,其分类虽或有可商,但已足以显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常见性及其在语义类型上的广泛性。在这个「活用」的过程中,有的名词最终固定为动词,这就是兼类词。有的则半途而废。这是同一进程中的正常现象。
名词既然用为动词,那么它也像真正的动词一样,具有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功能。
(1).使动用法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诗经·小雅·信南山》)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战国策·秦一》)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韩非子·难一》)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史记·晋世家》)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
——(《盐铁论·非鞅》)
(2).意动用法
余弗其子妇侄子?
——(《合集》21065)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下》)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尔欲吴王我乎?
——(《左傅》定公十年)
(3).为动用法
王宾妣岁,亡尤?
——(《合集》22583)
坎坎鼓我。
——(《诗经·小雅·伐木》)
与其戍周,不如城之。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
——(《左传》宣公十七年)
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我将尸女于是。
——(《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宾妣岁」,为妣岁举行宾祭。「鼓我」,为我而击鼓。「城之」,为之筑城。「帷夫人」,为妇人拉帷幕。「尸女」,为你收尸。
汉语动词性成分转化为名词性成分,因为有形式标记,所以是十分自由的;而名词性成分转化为动词性成分缺乏形式标记,所以是不自由的。形式标记的这种不平衡分布,是完全正常的。没有形式标记,应理解为「尚未出现」,而不是不能出现。就好比一个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当工人或作军人,但他穿上工装就可以是工人,穿上军装就可以是军人,因为它有这个潜质。古汉语中有「鱼肉百姓」的说法,「鱼肉」用作动词。但似乎没有「牛马百姓」的说法,其中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只能说是约定使然。如果有一天,发明出一种形式标记,标示在「鱼肉」、「牛马」一一类的名词前,表示其动词化,从而使它们获得带宾语的自由,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英语中就有名词性成分动词化的标记「ize」。例如:
woman(妇女)→womanize(追求女色)
sympathy(同情心)→sympathize(同情,表同情)
system(系统)→systemize(系统化)
organ(组织)→organize(组织起来)
上述名词、动词的互相为用,充分提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想象,两个只有对立,没有统一的对象之间,会有这么密切的、成规律性的对应现象。然而过去学界关于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却极为薄弱。
「名—动」统一的一面不仅体现在「动—宾」框架内,在其他语法位置上也同样可以体现。上面的例句中实际上已包含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下面再分别作一简单的描述。
(一)名词作谓语
(1).名词作谓语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
余又致我考我母令,琱生则堇圭。
——(五年召伯虎簋,西周晚期)
古人有言日:牝鸡无晨
——(《尚书·牧誓》)
公薨不地,故也。隐之,不忍地也。
——(《谷梁传》隐公十一年)
「堇圭」常作为赠送的槽物,于是也用来表示赠送堇圭的行为。「鸡」是早晨叫的,于是用「晨」来表示鸡叫。「地」是事件发生的处所,于是用「地」来表示记载事件发生处所的行为。
(2).名词作谓语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状态特徵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
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左传》文公元年)
有神人面鸟身若瑾,搤矢有苗之祥。
——(《墨子·非攻下》)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国语·晋语八》)
彼徒我车,所遇又阨,以什共车,必克。
——(《左传》昭公元年)
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列子·汤问》)
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列子·汤问》)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荀子·大略》)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章弁,礼也。
——(《荀子·大略》)
(3).名词作谓语以说明与该名词相关的性质
名词的概念中本来就有「性质」的因素,例如父子,其概念不仅是血缘关系,还包含一套行为准则;士农工商,也不仅仅是不同的职业,还包含各自的行为规范。之为觚,是有其特定的式样以及依附于此式样的其他附加义的。所以,名词有可能用来作谓语以说明性质。
名词作谓语以说明性质,一种是主语、谓语为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名词,并列出现,后一个说明前一个的性质。这种名词多为父子、兄弟、君臣、夫妇之类,其否定式是将否定词「不」加在作谓语的名词之前,形成「N不N」。例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荀子·王制》)
子日:「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雍也》)
另一种是后一个名词与其主语不同形,也不是并列出现,这种作谓语的名词,其「性质」意一般比较明显,无需与主语两两并列就可以彰显。例如:
己酉卜:亚宾其唯臣?
[己]酉卜:亚称其唯臣?
——(《合集》22301)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
——(《尚者·大诰》)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诗经·小雅·吉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庄公十年)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子南,夫也。
——(《左传》昭公元年)
伍子胥父诛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
——(《公羊传》定公四年)
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
作谓语的名词,有的后来转为了形容词,例如「鄙」原是指“边远地区」,由此而有「粗俗」、「浅陋」义,用久了便成了形容词。「阜」原意为「土山」,由此而有「高大」义,用久了也变成了形容词。
古汉语名词用如动词缺乏形式标记,有时就用其他语法手段作为补充。这种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如动词的名词通常并列出现,二是名词之间经常加上连词「而」或「且」等。其中并列出现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条件,它类似于一种强调和提顿,意在提醒对方:这里的「名」用的是其概念中的「谓」的因素。例如,「毛」、「角」是生出的,所以可用来表示「生毛」、「长角」;「冕」和「裳」是供人穿戴的,所以可用来表示「戴冕」和「穿裳」,如此等等。
「而」、「且」等在句中几乎是事门用来连接动词的,用在名词之间,其作用差不多相当于动词化的形式标记。不过,无论是并列出现还是用连词「而」、「且」,抑或二者同时使用,都没有绝对的强制性。使用这些手段,动词化的意味自然较为显明些,但是不使用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这从上面的例句中已可以看出。名词的动词化,必要条件是名词要处于谓语的位置上,虽然这尚不是充分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是绝对必需的。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的一个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1).比凝动作的状态特徵,有「像(如、若、似)一样」之义。如: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诗经·大雅·灵喜》)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今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
——(《庄子·渔父》)
[「曲要」,曲腰。「磬折」,像石磐之形一样折身。]
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一》)
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
——(《史记·南越列传》)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傅》)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熛至风起。
——(《史记·淮阴侯列传》)
痛哉言乎!人头畜鸣。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章)
今之所谓「山呼海啸」、「龙腾虎跃」也属此类。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有「用(以)…」之意。如:
王呼内史驹册命师全父。
——(师父鼎,西周中期)
晋、楚不务德而兵争。
——(《左传》宣公十一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吴王出劳军,即使人鏦杀吴王。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江南火耕水耨。
——(《史记·平准书》)
方言》:「戟谓之鏦。」「鏦杀吴王」,意即「以戟刺杀吴王」。「火耕水耨」,意即以火耕,以水耨。今之所谓「刀耕火种」、「车载斗量」也属此类。
(3).表示动作行为的凭据,有「依照(按照)…」、「像对待…般地」一类意思。这一类状语多由抽象名词承担。如:
吴越受令,荆楚惛忧,莫不宾服。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七章)
今有人于此.义不人危城,不处军旅。
——(《韩非子·显学》)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史记·魏公子列传》)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法皆斩」,按法皆斩。]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客待之」,像待客一样待他。]
(庄生)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雨黥徒夹而马食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
(4).处所、方位、时间名词作状语,这些词因与动作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更常用作状语。例如: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周易·繁醉下》)
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十章)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战国策·秦一》)
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王令吕伯曰:「以乃师右比毛父。」
——(班簋,西周中期)
庄公终任勇力之士,西伐晋,取朝歌。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章)
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
——(《淮南子·说山训》)
君上享其名,臣下利其实。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四章)
家不外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进。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十六章)
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第十六章)
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吕氏春秋·乐成》)
方位词常与名词结合构成表处所的短语以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如:
孟誉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史记·汲郑列传》)
有时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如:
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史记·孟尝君列传》)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
——(《史记·商君列传》)
有的名词不带方位词作宾语也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如:
袁盎面刺绛候之骄矜。
——(《盐铁论·相刺》)
[「面刺」,当面批评。]
时间词也可与其他成分构成名词短语,以作状语。如:
高祖是日驾,入都调中。
——(《史记·高祖本纪》)
五月丙戌,地动,其蚤食时复动。
——(《史记·孝景本纪》)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各例的时间词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又如:
效不敢不万年夙夜奔走扬公休。
——(效卣,西周中期)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
——(《史记·伍子胥列傅》)
以上各例表示动作行为延续的时段。
(5).数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如:
病万变,药亦万变。
——(《吕氏春秋·察今》)
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史记·张仪列传》)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汲郑列传》)
(6).名词重叠作状语。如:
项氏世世为楚将。
——(《史记·项羽本纪》)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史记·项羽本纪》)
(三)名词作定语
在古汉语里,名词作定语的情况相当丰富。名词定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事物的状态或性质
用一事物比拟另一事物。如:
螓首蛾眉。
——(《诗经·卫风·硕人》)
[(音秦),是一种像蝉似的小虫,宽广方正。]
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左传》文公元年)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用某器物所用的材料来表示其性质。如:
我姑酌彼金罍。
——(《诗经·周南·卷耳》)
[「金罍」是青铜所制的酒器。古人凡金属都可以叫「金」。]
狐裘蒙戎。
——(《诗经·邶风·旄丘》)
[「狐裘」,狐皮制作的袄。「蒙戎」犹蓬松,柔软貌。]
用某器物所捕的对象来表示器物的性能。如:
肃肃兔罝。
——(《诗经·周南·兔罝》)
[「罝」,即罟,用以捕捉野生动物的网。「兔罝」就是捕兔的网。]
鱼网之设。
——(《诗经·邶风·新熹》)
(2).表示身份、职业或人、事、物的时间、处所等。例如:
听舆人之诵曰:…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
——(《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越反,拜为楼船将军。
——(《史记·酷吏列传》)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史记·高祖本纪》)
以表时间的词或短语作定语,表示人、事、物的时间特徵,这种用法汉以后渐多。如: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
——(《史记·吕太后本纪》)
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史记·孟营君列传》)
[「五月子」,指五月份生的孩子。]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有时以处所词或短语位于中心语前,表示人、事、物的特徵。如: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史记·高祖本纪》)
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垣一方人」,墙那边的人。]
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傅》)
[「道树」,道路边的树。]
3.表示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领属关系。例如: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论语·尧日》)
毋废王命。
——(《左传》宜公十二年)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史记·五帝本纪》)
以专名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的较多。如:
齐田氏祖于庭。
——(《列子·说符》)
请梁王归相国印,…齐兵必罢。
——(《史记·吕太后本纪》)
以地方专名作定语,既表领属关系,也可表住所。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渴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列子·渴问》)
以地方事名修饰物品,表领阔关系同时表某地特产。如: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史记·大宛列傅》)
得乌孙马好,名日「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
——(《史记·大宛列传》)
[「汗血」修饰「马」,「大宛」修饰「汗血马」。]
表领属关系,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常加「之」。如:
郑国之难,不可虞也。
——(《左传》昭公四年)
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
——(《左传》昭公十三年)
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
——(《史记·苏秦列传》)
(四)动词作主语、宾语
动词能够不经任何形式变化而直接作主语宾语,这是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一个特点。动词作主语、宾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动词语义不变,处在主语、宾语位置上,随即指称化,即指称该动词所代表的事件本身,这种指称化称为「自指」。动词作这种主语、宾语很自由。例如:
(1)赋敛如摄夺,诛戮如仇雠。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二章)
(2)祝有益也,诅亦有损。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第七章)
(3)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二章)
(4)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二十章)
(5)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章)
(6)使古而无死,何如?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八章)
(7)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九章)
例(1)~(3)是动词作主语,其中例(3)的主语是不及物动词。例(4)~(7)是动词作宾语,其中例(6)、(7)的宾语是不及物动词,例(7)是不及物动词作介词宾语。
另一种情况是,动词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已转而指称该与动词相关的对象,诸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这种情况称为「转指」。转指是动词的一项基本功能。关于「转指」,在「动—宾框架内的名词—动词关系」一节里已论及。
上述动词、名之间种种无形式标记的相互转化,从本质上说,属于人类语言固有的现象,任何时期都不可避免。但从表面看,有的殷商、西周未见(或少见),而只见(或多见)于东周以后。这很可能是由于材料所限。从整体上看,殷商、西周时期的材料相对较少,句式也相对单调,所以体现丰富多彩的「动—名」相互关系的机会相对较少。例如同一个「子」,殷商时期只有意动用法,而东周以后既有意动用法,也有使动用法。这很可能是材料受限所致。殷商时期很可能既有意动用法,也有使动用法,只是殷商时期使动用法没有反映出来。因此,在上面的论述中,往往没有拘泥于表面材料的多寡而排列「历时」顺序,那样做可能反而会掩盖事情的实质。
与此相关,东汉以后的一些注家,对于先秦典籍中名词、动词互相转化的现象往往加以注释,孙良明据此认为至东汉时期这些相互转化的现象已经消失少。对此我们不能认同。姚振武认为,随着时代的不同,名词、动词互相转化现象所表现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具体用例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隔膜,需要注释,是很自然的。不能以此证明这种转化已消失。这种转化即便在现代汉语中也未消失,而且具有能产性,何况古代。
发展
关于名词的发展,有四个问题:(
上古汉语的词汇系统是一个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词汇群体,这是无须用数据就可以证明的事实。虽说如此,但是从上古汉语一开始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复音词,这也是事实。在这些复音词中,属于名词的(主要是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占有很大分量。如:
①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尧典》)
②黄鸟黄鸟,无集于桑。(《诗经·小雅·黄鸟》
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④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贵为匹夫。(《荀子·大略》)
两汉以后,这种情况也一直继续下去。如:
①上书乞骸骨归葬,帝许之。(《搜神记》,卷十六)
②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世说新语·德行》)
③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④眼似流星,面如花色。(变文《伍子胥变文》)
⑤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朱子语类·训门人》)
⑥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须不比现世的妖怪。(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⑦两个公人怀着鬼胎,各自要保性命。(《水浒传》,第九回)
⑧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古汉语开始,又产生了大量的三音节复音名词。如:
安阳城百子池、北辰星、长安令、丞相府、堕马髻德阳殿、蛾眉山、鳄鱼池、服留鸟、方山冠高山君、孤竹城、函谷关、虎贲寺(见《搜神记》)》
曹夫人、谢太傅、丹阳郡、琢钉戏、外祖母、五石散、琉璃屏、华林园金华殿丹阳尹、曲阿湖、松树子、三都赋、宣武场、道德经(见《世说新语》)
黑石蜜、阿罗汉、胡麻子兜罗绵、孔雀屎、摩罗国、缘事瓶、罗刹衣、金鼠狼、钦婆罗、三法衣、北天竺、南天竺、毒药丸、欢喜丸(见《百喻经》)
南山郡、茶城村、盟津河、锡杖泉、白莲池、昆仑山、香炉峰、别乡关、吐浑王、定远侯、西王母、开元寺、和尚庵、善法堂、崔相公(见《敦煌变文校注》)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过程,不仅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发展,而且也由于单音节名词词义分化所带来的交叉重组,又必然带动新的复音词的产生。而新的复音词的产生,又必然促使古老的名动同形语言现象的分化,使汉语表达更加趋于精准化。请比较:
①神之吊矣,诒尔多福。(《诗经·小雅·天保》)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左传·昭公十五年》)
④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祇,宜蒙福祐子孙千亿之报。(《汉书·哀帝纪》)
例①,「福」,名词,福气。例②,「福」,动词,赐福,福祐。例③,「福祚」,名词,福气,福运。例④,「福祐」,动词,保佑。又如:
①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③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④后槽牵过一匹快马,备上了鞍辔,拿了鞭子,便出庄门。(《水浒传》,第四十七回)
例①,「鞭」,名词,鞭子。例②,「鞭」,动词,鞭打。例③,「鞭笞」,动词,鞭打。例④,「鞭子」,名词,赶车驱马的工具。又如:
①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史记·张丞相列传》)
②还,见狼乳之。(《汉书·张骞传》)
③至渭桥,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搜神记》,卷四)
④汉丞相张苍,偶得小术,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晋·葛洪:《抱朴子·至理》)
⑤牛产三日,…以脚二七偏蹴乳房,然后解放。(《齐民要术·养羊》,卷六)
⑥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例①③,两「乳」字均为名词,一指乳汁,一指乳房。例②,「乳」,动词,哺乳。例④⑤,「乳汁」「乳房」,均为名词,是例①③名词「乳」的复音化。例⑥,「哺乳」,动词,是例②动词「乳」的复音化。
1.方位名词的复音化
在汉语名词复音化的发展中,方位名词的复音化问题是一个很值得单独关注的问题。方位名词中,表方向的方位名词和表处所的方位名词相比,前者复音化的时间较早,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表方向的方位名词有两类:一类是表基本方向的,如「东」「南」「西」「北」;一类是表中介方向的,如「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古汉语中,表基本方向的「东」「南」「西」「北」,复音化中常常缀以「方」「边」诸字。如:
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鰧》)
②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左传·襄公十八年》)
③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孟子·滕文公上》)
④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荀子·劝学》)
⑤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史记·滑稽列传》)
⑥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史记·大宛列传》)
⑦故日出于东方,入于西方。(《论衡·说日》)
⑧东边直丑已之地,西边直亥未之民,何为不得南北徙?(《论衡·难岁》)
而表中介方向的方位名词,复音化的方式就是把相邻的方向词组合在一起。如
①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左传·襄公十八年》)
②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左传·文公十六年》)
③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④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史记·西南夷列传》)》
⑤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水性归下,犹火性趋高也。(《论衡·说日》)
⑥海外西南有珠树焉。(《论衡·说日》)
两汉以后,方位名词的复音化趋势,不论是表方向者或表处所者,均得以继承和发展。如:
①元帝以藩臣树德东方。(《搜神记》,卷七)
②君北堂西头有两死男子。(《搜神记》,卷三)》
③北边坐人是北斗。(《搜神记》,卷三)》
④唯东北角如有人迹。(《世说新语·惑溺》)
⑤不能截断,便在二妇中间,正身仰卧。(《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⑥须臾之间,忽闻内里调筝之声。(唐·张鹫:《游仙窟》)
⑦向东北行十里,到大花严寺,人库院住。(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⑧庭间有四樱桃树,西北悬一鹦鹉笼。(唐·蒋防:《霍小玉传》)
⑨不利在家,宜出居东南某所,以取生气。(唐·沈既济:《任氏传》)
⑩台顶东头有高垖,名罗汉台。(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⑪南头置文殊像,骑双师子;东头置维摩像,坐四角座。(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⑫不但今夜所营去,前头风火亦须汤。(变文《汉将王陵变》)
⑬西边是甚声音?(变文《庐山远公话》)
⑭缘为善庆,初伏事相公,不得入寺听经,只在寺门外边与他看马。(变文《庐山远公话》)
⑮召六宫彩女,发在左边;命一国夫人,分居右面。(变文《破魔变》)
⑯你去东边仔细看,石头上坐底僧,若是昨来底后生,便唤他。(《祖堂集》,卷四)
⑰北面是北界旧界,东面、南面、西面并是南朝见(现)今界至。(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⑱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二)
2.方位义的泛化
方位名词在发展中,由于词义引申的结果,其方位意义存在泛化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上」「下」「中」「边」四个词。这种现象始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较为普遍,而在近古汉语里又基本消失了。如:
上=中/内/里 上=边/侧/旁
①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上:边,侧,旁。)
②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孟子·滕文公下》)(上:边,侧,旁。)
③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庄子·秋水》)(上:中,内,里。)
④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庄子·列御寇》)(上:边,侧,旁。)
⑤灵王饿而死乾溪之上。(《韩非子·十过》)(上:边,侧,旁。)
⑥武王伐纣,至河上。(《搜神记》,卷八)(上:边,侧,旁。)
⑦太傅已醉,坐上多客。(《世说新语·言语》)(上:中。)
⑧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世说新语·纰漏》)(上:中,内,里。)
⑨先令人扛抬珊瑚树去园上,开空闲阁子里安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上:中,内,里。)
下=中/内/里 下=边/侧/旁/前
①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韩非子·说林上》)(下:中,内,里。)
②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下:边,侧,旁。)
③久之,方闻屋里有人言:「宾堂下有人,不可进。」(《搜神记》,卷十九)(下:中,内,里。)
④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下:边,前。)
⑤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世说新语·捷悟》)(下:边,侧,旁。)
⑥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世说新语·方正》)(下:前。)
⑦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下:边,旁。)
⑧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也。(《朱子语类·总训门人》)(下:中,内,里。)
中=上 边=中/内/里
①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秋水》)(中:上。)
②其儿耳中有真金珰。(《百喻经·父取儿耳珰喻》)(中:上。)
③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世说新语·德行》)(边:中,内,里。)
但是随着语言发展,汉语方位名词的方位义泛化问题又逐渐得到规范。如:
①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世说新语·企羡》)
②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净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百喻经·小儿争分别毛喻》)
③廿八日,入平谷,西行卅里,巳时到停点普通院前。(唐·[日]释圆仁:《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适会此日岳神在庙中阙第三夫人,放到店中,夜至三更,使人娶之。(变文《叶净能诗》)
⑤叵耐小兽,便意生心扰乱中原,如今殿前有何理说?(变文《韩擒虎话本》)
⑥尊兄在楼上,禄子在楼下。(《张协状元》,第二十四出)
⑦宋四公却待要睡,又怕吃赵正来后如何,且只把一包细软安放头边,就床上掩卧。(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⑧三尺晓垂杨柳岸,一竿斜刺杏花傍。(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3.方位名词的动用问题
上古汉语里,所谓的「词类活用」问题,是人们经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更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相比,前者更容易用为动词。时间名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时间概念的,不容易用为动词,但文献中也能找到时间名词动用的个别例子。如: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而方位名词,不论表示方向的还是表示处所的,都与动作、行为的施向、位置有关,因此就很容易“活用”为动词。这种动用的方位名词,不论是作谓语,还是作状语,其词性都是用为动词。如:
东/西/南/北
①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尚书·尧典》)(东:作状语,到东方。)
②齐侯执阳虎,将东之。(《左传·定公九年》)(东:作谓语,欲置阳虎于齐之东方。)
③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左传·僖公九年》)(北:作状语,向北。南:作状语,向南。西:作状语,于西。)
④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庄子·在宥》)(东:作状语,到东方。)
⑤庞援揄兵而南,则鄣尽矣。(《韩非子·饰邪》)(南:作谓语,自燕南返。)
⑥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史记·张仪列传》)(南:作谓语,南下。北:作谓语,北上。)
⑦譬之湍水,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论衡·本性》)(东:作渭语,向东流。西:作谓语,向西流。)
上/下/中
①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左传·桓公五年》)(上:作谓语,凌驾。)
②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左传·宣公十二年》)(下:作谓语,居人下。)
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下:作谓语,下车。)
④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庄子·天地》)(上:作谓语,升,升天。)
⑤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庄子·田子方》)(上:作状语,向上。下:作状语,向下。)
⑥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下:作谓语,从船上下来。)》
⑦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孟子·尽心上》)(中:作谓语,居。)
⑧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作状语,对上。下:作状语,对下。中:作状语,居中。)
前/后/左/右
①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后:作谓语,落在后面。)
②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后:作谓语,使…置于后。)》
③晋师右移,上军未动。(《左传·宣公十二年》)(右:作状语,向右。)
④孔子下车而前。(《庄子·盗跖》)(前:作谓语,走向前。)
⑤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子·达生》)(左:作谓语,向左转。右:作谓语,向右转。)
⑥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荀子·修身》)(左:作谓语:向左。右:作谓语,向右。)
⑦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左:作谓语,站在左面。右:作谓语,站在右面。)
⑧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左:作谓语,向左转。)
内/外
①今楚内弃其民,外绝其好。(《左传·成公十六年》)(内:作状语,对内。外:作状语,对外。)
②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内:作谓语,在内。外:作谓语,在外。)
③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庄子·大宗师》)(外:作谓语,把…置之度外。)
④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史记·伍子胥列传》)(内:作状语,于内。)
「词类活用」
总的来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多数使用在上古汉语里,且以作状语者居多。这种情况,两汉以后虽然继续存在,但已相当弱化,最终逐渐消逝。如:
①成都王之攻长沙也,反军于邺,内外陈兵。(《搜神记》,卷七)(内:作状语,于内。外:作状语,于外。)
②妾上下着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搜神记》,卷十六)(上:作状语,于上。下:作状语,于下。)
③《春秋》之义,内其国外诸夏。(《世说新语·言语》)(内:作谓语,亲近。外:作谓语,疏远。)
④矢左右发,使者不敢进。(《世说新语·方正》)(左:作状语,向左。右:作状语,向右。)
⑤崟乘白马而东,郑子乘驴而南,人升平之北门。(唐·沈既济:《任氏传》)(东:作谓语,向东行。南:作谓语,向南行。)
方位名词作状语之所以走上弱化,乃至消亡之路,自然同另种语法形式的兴起有关。请比较:
①穿井旁出,不触土害。(《论衡·吉验》)(旁:作状语,从旁。)
②日,火也,使在地之火,附一把炬,人从旁射之,虽中,安能灭之?(《论衡·感虚》)(从旁:介宾结构作状语。)
①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史记·汲郑列传》)(前:作状语,向前,走向前。)
②目连言讫更往前行,须臾之间,至一地狱。(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往前:介宾结构作状语。)
③待我向前问他姓字。(《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向前:介宾结构作状语。)
①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韩非子·功名》)(南:作状语,向南。北:作状语,向北。)
②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楚辞·九叹·忧苦》)(北:作状语,向北。)
③和尚欲得向南去,即向南递去;欲得向北去,即向北递去。(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向南:介宾结构作状语。向北:介宾结构作状语。)
由以上诸例对比可知,由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介宾结构作状语,就是取代方位名词作状语的另种新兴语法形式。由此可知,语法形式的转换,是历史语法发展的重要内容。
1.词头「阿」的产生和发展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词头「阿」的产生时间可定在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间。如:
①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
②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
旧传《山海经》为禹、益所作,不可信。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间。然而从更严谨的角度来说,认为词头「阿」产生于东汉时代,那是绝无问题的。潘允中认为,名词词头「阿」字最早出现的资料当属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所引的《隶释》汉《殽阬碑》文。
潘允中说:「《隶释》汉《骰阬碑》阴云:『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一阿兴,潘京一阿京之类。』」《隶释》,宋洪适撰,著所藏汉碑189种。这里所说的《酸阬碑》,亦即《殽阬君神祠碑》。此碑阴刻文,人名加「阿」字者用例甚多,如刘奉/阿奉,刘兴/阿兴,潘京/阿京,杨明/阿明,杨阳/阿阳,张丙/阿丙,李贤/阿贤,等等。《殽阬碑》文为东汉时代作品。又杨天戈也认为,「阿」字作为纯粹的「不再具备任何词汇意义,变成了称谓之前的一个附加成分,成了词缀」的时间是东汉末,引用的资料是蔡琰的《悲愤诗》:「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词头「阿」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阿+亲属名词】
「阿」加在亲属名词之前,这一用法应出现得最早,体现这一用法的较早资料是东汉末年的蔡琰的《悲愤诗》和无名氏的《焦仲卿妻》。如:
①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汉·蔡琰:《悲愤诗》)
②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③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后来,这一用法在中古和近古时期也沿用下去。如:
①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从?(《搜神记》,卷一)
②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世说新语·德行》)
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其一)
④仙客谓鸿日:「阿舅、舅母安否?」(唐·薛调:《无双传》)
⑤又义阳殿皇后萧氏,是今上阿娘。(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⑥阿姨抱得弟头,哽咽声嘶,不敢大哭。(变文《伍子胥变文》)
⑦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水浒传》,第三回)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宋时代,「阿+亲属名词」之前还可以加上人称代词或其他修饰语。如:
①天子虽则尊贵,是我阿耶册立之也。(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②行至大富长者家门前,有一黑狗出来,捉汝袈裟,衔著作人语,即是汝阿娘也。(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③阿耶若取得计(继)阿娘来,也共亲阿娘无二。(变文《舜子变》)
④师曰:「汝婀爷姓什摩?」(《祖堂集》,卷三)
⑤我阿儿归报,与娘行知会。(《张协状元》,第三十出)
词头「阿」字之前又出现人称代词(含第一人称代词),这说明「阿」彻底语法化了。
【阿+普通名词/人名(含小字)】
「阿」的这一用法虽始于《山海经》和汉《殽阬碑》,但大量使用还是在中古魏晋南北朝时期。如:
①阿紫,狐字也。(《搜神记》,卷十八》
②(鲁)肃拊蒙背曰:「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③阿源有德有言。(《世说新语·赏誉》)
例①,「阿紫」,狐名。例②,「阿蒙」,指吕蒙。例③,「阿源」,指殷渊源。
「阿」也可加在字或小字之前。如:
①阿寿故为不负我也。(《宋书·刘敬宣传》)
②阿平若在,当复绝倒。(《世说新语·赏誉》)
③阿螭不作尔。(《世说新语·简傲》)
例①,「阿寿」,指刘敬宣,字万寿。例②,「阿平」,指王澄,字平子。例③,「阿螭」,指王恬,小字螭虎。这一用法到了中古唐五代仍沿用下去。如:
①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唐·薛调:《无双传》》
②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唐·李商隐:《无题》)
③阿郎不卖,万事绝言。(变文《庐山远公话》)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近古时期,「阿」前还可以加姓。这样一来,原来的「阿」字组合又成了人名的一部分。如:
④又指一绯衣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唐·段成式:《崔玄微》)
⑤同县顾阿秀,兄弟以操舟为业。(明·李祯:《剪灯余话》,卷四)
【阿+称谓名词】
这一用法主要使用在中古汉语后期,如唐五代的变文里就用得极为普遍。「阿+称谓名词」,其中的名词又多为单音节词。如:
①不弃人微同千载,便与相逐事阿郎。(变文《董永变文》)
②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变文《破魔变》)
③阿翁自往看之。(变文《降魔变文》)》
④桑蚕织络,以事阿婆。(变文《秋胡变文》)
例①,「阿郎」,指男主人,即东家。例②,「阿奴」,女子自指。例③,「阿翁」,牧牛小子对须达的尊称。例④,「阿婆」,秋胡妻对婆母的称呼。
【阿+数词】
「阿+数词」表示排行,这种用法主要使用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到了宋元时代就较少用了。在现代方言里,如吴语和粤语仍用这种方法表示排行,但北方的方言里却用「老」不用「阿」。「阿+数词」这种组合,其中的数词一般都是「十」以内的基数,如:
①帝始知非仗,大悦,谓曰:「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
②嶷曰:「阿五常日不尔,今可谓仰藉天威。」(《南齐书·高帝十二王传》)
③上数与同坐,呼为阿三。(《隋书·滕穆王瓒传》)
例①,「帝」指梁武帝,「阿六」指文帝第六子。例②,「阿五」,指武陵昭王萧晔,南齐太祖第五子。例③,「上」指隋高祖,「阿三」指高祖母弟滕穆王瓒,时称「杨三郎」。
【阿+代词】
「阿+代词」这种用法比较特殊,也较难理解。这可能是由「阿+名词」这种用法扩展而成。这种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阿+谁
「阿谁」出现较早,汉代的古诗里已经使用了。如:
①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古诗《十五从军征》
②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古诗《十五从军征》)
后来,这一用法也一直沿用下去,直到近古也是如此。如:
①向者所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②我妇已死,汝是阿谁?(《百喻经·妇诈称死喻》)
③汝今悲泣,更有阿谁忧吾不知去处在?(唐·法海:《六祖坛经》)
④山神曰:「今日是阿谁当直?」(变文《庐山远公话》)
⑤师示众曰:「王老师要卖身,阿谁买?」(《祖堂集》,卷十六)》
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宋·张实:《流红记》)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汉语后期和近古汉语前期,语言中也可用「阿那」或「阿那个」来代替「阿谁」。如:
①五千步卒逢狂虏,此苦从来阿那经?(变文《李陵变文》)》
②相公问昨夜西院内,阿那个家人念经之声?(变文《庐山远公话》)
③阿那个是阇梨主人公?(《祖堂集》,卷六)
④且道达磨是观音,志公是观音,阿那个是端的底观音?(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⑤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
阿+那/那边/那里
这种用法也主要出现在变文里。如:
①南北东西行七步,问阿那盘陁石最平?(变文《八相变》)
②亦(一)入城来人总喜,问太子如今在阿那边?(变文《八相变》)
祖堂集》里也有这种用法。如:
③祖曰:「生缘在阿那里?」(《祖堂集》,卷三)
阿+没/莽/堵
「阿+没/莽/堵」用于疑问代词,也主要是使用在变文里。如:
①更被枷禁不休,于身有阿没好处?(变文《燕子赋》一)》
②喽我阿莽孽(蒡)斫?(变文《燕子赋》一)》
例①②,「阿没」「阿莽」义同,意指什么、怎么。「没」「莽」也可单用,指什么。如:
③缘没不攒身入草,避乱南归?(变文《李陵变文》)》
④佛是谁家种族,先代有没家门?(变文《降魔变文》)
⑤今受困危天地窄,更向何边投莽人?(变文《捉季布传文》)
例③,「缘没」,因为什么。例④,「有没」,有什么。例⑤,「投莽人」,投什么人。
至于「阿+堵」,只能用为指示代词。「堵」义同「这」「这个」「这些」。如:
①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
②(王)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规箴》)
③少顷,却要突燃炬,疾向厅事,豁双扉而照之,谓延禧辈曰:「阿堵贫儿,争敢向这里觅宿处?」(唐·皇甫枚:《却要》)
例①,「阿堵」犹言「这」,指代「目精」。例②,「阿堵物」犹言「这物」,「阿堵」指代钱。例③,「阿堵」犹言「这些」,「阿堵贫儿」即这些贫儿。
阿+你/侬
「阿+你/侬」,这种用法也主要是使用在变文里。如:
①茶为(渭)酒日:「阿你不见道:男儿十四五,莫与酒家亲。」(变文《茶酒论》)
②阿你逋逃落籍,不曾见你膺(应)王役。(变文《燕子赋》一)】
后来《祖堂集》里也有这种用法。如:
③有一人不受戒而远生死,阿你还知也无?(《祖堂集》,卷四)
至于「阿侬」,中古汉语中期就使用在语言里。这个词很特别,自称、对称均可用「阿侬」。如:
①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呼阿侬,语则阿傍。(《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杨注,卷二)
②何世天子无要人,但阿侬货主恶耳。(《南齐书·东昏侯记》)
例①,「侬」,我,「阿侬」仍指我。例②,「侬」,你,「阿侬」仍指你。
【阿+复音词/词组】
「阿+复音词/词组」,这种用法也主要使用在变文里。其中也有几种情况:
阿+复音亲属名词/词组
①弟一把(火)是阿后娘,续得瞽叟弟二。(变文《舜子变》)》
②旷大劫来有何罪,如今孤负阿耶娘。(变文《伍子胥变文》)
阿+复音普通名词
①更有诸都统、毗尼、法师…尼众、阿姨师等,不及一一称名。(变文《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
②宫人抱出阿孩儿,相貌端严,世所希有。(变文《太子成道变文》三)
例①,「阿姨师」或称「阿姨」,均指尼姑。
阿+复音代词/词组
①人生百岁寻常道,阿那个得七十身不妖(天)?(变文《解座文汇抄》)
②自家缝绽由(犹)嫌拙,阿那个门兰(阑)肯索伊?(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
③亦(一)入城来人总喜,问太子如今在阿那边?(变文《八相变》一)
④所吃饮食,滋味都无,只忧身命片时,阿那里有心语话?(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
⑤水为(谓)茶酒曰:「阿你两个,何用忽忽,阿谁许你,各拟论功?」(变文《茶酒论》)
例①,「阿那个」犹言「阿谁」,问人物。例②,「阿那个」犹言「哪个」,问事物。例③④,「阿那边」「阿那里」犹言「哪边」「哪里」,问处所。例⑤,「阿你两个」犹言「你们两个」,指「茶」与「酒」。「两个」犹言「两家」,指争辩双方。
2.词头「老」的产生和发展
《说文》「老」「考」转注互训,同在老部。《说文》:「老,考也」,又说:「考,老也。」假如远古汉语或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的话,「老」「考」最初也许是同形同源。二字德甲骨文,正象弯腰佝背,依杖而行之状。「老」最初应当是个名词。甲骨文中,「老」有作名词的用例。如:
①贞:勿乎多老舞。(《前》,7.35.2)
例①,「多老」,依《甲骨文字典》解,为职官名。在上古汉语的传世文献中,「老」用作名词,也不乏其例。如:
②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④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左传·昭公元年》)
例②,「老」,老年人。例③,「老」,老年。例④,「老」,上卿。
形容词「老」当由名词「老」引申而成。如:
①老夫灌灌,小子骄骄。(《诗经·大雅·板》)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论语·子路》)
③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词头「老」当是由形容词「老」虚化而成。
周法高认为词头「老」(周氏称之为「名词前附语」)产生于汉代,引用的例证是《方言》中的「老鼠」一词。扬雄《方言》卷八云:「蝙蝠,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老鼠,或谓之仙鼠。」这里「老鼠」和「飞鼠」「仙鼠」对举,显然是个词组,不是词。「老鼠」即「老的鼠」,成仙成精。即便到了唐代,「老鼠」也未必是词。如唐代王度的《古镜记》说:「有一老鼠,亦无毛齿,其肥大可重五斤」,显然,这里的「老鼠」仍是「老的鼠」的意思。
向熹认为「六朝以后,『老』才虚化为词头」。其中引用的资料,时代最早的为晋代张华的《列异传》:「及费长房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头,乞自改变为老鳖,大如车轮。」「大如车轮」是形容「老鳖」之大,「老」显然是个形容词,不是词头。
周生亚主张:词头「老」产生在唐代,但真正成熟而又得到广泛应用,是宋代以后的事。
词头「老」加在名词前,主要有以下儿种形式:
「老+动物名词」,这类名词出现得最早。如:
①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唐·寒山子:《寒山诗·寄语》,第二六九)
②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吕郎中》
③只见猫儿拖老鼠。(《张协状元》,第二出)
④天那,我要告这刘衙内,谁想正投在老虎口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
⑤天下老鸹一般黑。(《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老+称谓名词
①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晋书·郭奕传》)
②王老师要卖身,阿谁买?(《祖堂集》,卷十六)
③书画奇物,老弟近年视之不啻如粪土也。(宋·苏轼:《与蒲传正书》)
④我怎么是你的老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⑤不瞒老师说,门生少孤,奉事母亲在乡下住。(《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
老+姓/名
①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北齐书·儒林传》
②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唐·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③快诵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宋·范成大:《寄题永新张教授无尽藏》)
④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西游记》,第二回)
例①,「老石」,指石曜。例②,「老元」,指元稹。例③,「老坡」,指苏东坡。例④,「老孙」,指孙悟空。
老+数词
词头「老」加在十以内的基数前表示排行,这种用法出现得最晚,在近古汉语后期才广泛应用。如:
①那开米店的赵老二,扯银炉的赵老汉,本来上不得台盘。(《儒林外史》,第六回)
②那老六跌跌撞撞,作了个揖,就到厨下去了。(《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如果排行第一,不说「老一」,而说「老大」。如:
③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红楼梦》,第十六回)
综合上述,可知词头「阿」产生于上古汉语后期而通行于中古汉语,词头「老」产生于中古汉语后期而盛行于近古汉语,两者在语法上有明显的互补作用。为比较两者用法之异同,作成下表,供参考。
说明:①古代「阿」有加在动物名词前的,是作人名用,非动物名。如「阿鹜」,三国魏荀攸妾名(见《三国志·魏书·朱建平传》);「阿鼠」,子文名(见《法苑珠林·渔猎篇》)。现代方言仍有这类用法,如「阿猫」「阿狗」之类。②词头「老」不能加在代词前。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有「老我伴身惟有影」句,「老」是形容词,非词头。
3.词尾「子」的产生和发展
汉语名词词尾「子」和「头」「儿」相比,「子」产生最早。词尾「子」是由表示小称的名词「子」虚化而来的。「」本来就是个名词,指小儿。甲骨文的字形,正象幼儿头有毛发、两肢舞动之形,与甲骨文地支「巳」形同,那是「」字假「子」为之,因为「子」「巳」古音十分相近:「子」,上古属精母,之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tsio];「已」,上古属邪母,亦之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zi)。
王力说:「要把词尾『子』字和非词尾『子』字区别开来是相当困难的。就现代普通话来说,鉴定词尾的主要标准是轻声,但是古代的史料并没有把轻声记录下来。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它是不是词尾」,并提出有六种「子」不该认为是词尾。这六种「子」是「儿子的『子』」、「作为尊称的『子』」、「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指鸟卵」、「指某种行业的人」和「指圆形的小东西」。
王力提出的标准很管用。但是,实践中仍有些似是而非的例子难以辨别。如:
①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下》》
②今野人昼见喜子者,则以为喜乐之瑞。(汉·桓谭:《新论》)
③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例①,《礼记》是礼经中后起之书,一般认为成书于汉代。「婢子」,郑玄注:「婢子,妾也。」因此「婢子」之「子」,也可认为是指人的名词。例②,《新论》,东汉桓谭作。「喜子」是指很小的蜘蛛,此「子」和「虫类的初生者」又何以区别?例③,《焦仲卿妻》,东汉末无名氏之作,「珠子」之「子」亦可认为是「指圆形的小东西」。
由以上引例可知,词尾「子」不会产生在汉代。周生亚认为,词尾「子」产生于魏晋时代,成熟于南北朝,而广泛应用于唐宋。如:
①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上啮之。」(魏·邯郸淳:《笑林》)
②(秦女)即命取床后盒子开之。(《搜神记》,卷十六)
③甘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饱。(《搜神记》,卷十七)
例①,「床子」,物非圆形,体积也不小。例②,「盒子」,形非圆形,亦非小物。例③,「甘子」,「甘”即「柑」,橘属,形虽圆,但形体亦非「小东西」。由此断定,「床子」「盒子」「甘子」的「子」是词尾,不是词。
又《尔雅·释木》「杻」条,郭注云:「(杻)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辋,关西呼为杻子,一名土橿。」又《方言》卷五「㼚瓭」条,郭璞注亦云:「今江东亦呼甖为瓬子。」「婴」是「㼚瓭𤮢䍃」等瓦器的通语词,「甖」今简作「」。「𤮢」是周魏之间的方言词。郭璞是东晋时人,由此亦足证词尾「子」在晋代已经产生。至中古汉语中期,即南北朝时代,词尾「子」已比较成熟。如:
①预前多买新瓦盆子容受二斗者。(《齐民要术·醴酪》,卷九)
②若有粗毛,镊子拔却。(《齐民要术·葅绿》,卷八)
③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南齐书·袁彖传》)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企喻歌》,其一)
到了唐宋时期,词尾「子」已广泛应用,其使用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类:
日常器物名十子
①忽见自门抛一斑犀钿花合子,方圆一寸余。(唐·蒋防:《霍小玉传》)
②并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唐·元稹:《莺莺传》)
③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唐·裴铏:《聂隐娘》)
④十娘日:「暂借少府刀子割梨。」(唐·张鷟:《游仙窟》)
⑤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唐·杜光庭:《虬髯客传》)
⑥于是净能怀中取笔,便于瓮上画一道士,把酒盏饮,帖在瓮子上。(变文《叶净能诗》)
⑦有一日,其道者提篮子摘梨。(《祖堂集》,卷十六)
⑧又出玉束带、玉篦刀子及马一匹,付三宝奴献上。(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衲僧不仁,以自己为腊月扇子。(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⑩若下一句语,如铁橛子相似。(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织品、衣物名+子
①更取滑州小绫子一匹,留与桂心、香儿数人共分。(唐·张鹭:《游仙窟》)
②此清凉山五月之夜极寒,寻常著绵袄子。(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③著石榴裙,紫榼档,红绿帔子。(唐·蒋防:《霍小玉传》)
④后节度使必遣人搜殿,见此汗衫子,必差人进来。(变文《叶净能诗》)
人物名+子
①妹子虽不端正,手头裁缝最巧。(变文《丑女缘起》)
②小娘子眉奇(齐)龙楼,身临帝阙。(变文《破魔变》)
③什摩人为伴子?(《祖堂集》,卷十八)
④初到澧州,路上见一婆子卖油糍。(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人体部位名+子
①下官不忍相看,忽把十娘手子而别。(唐·张鷟:《游仙窟》)
②舌子芬芳,颊疑钻破。(唐·张鳌:《游仙窟》)
③十指纤纤如露柱,一双眼子似木槌离(梨)。(变文《丑女缘起》)
④「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的骨子。(《朱子语类》,卷八十)
动物名+子
①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北史·王黑传》)
②于时,忽有一蜂子飞上十娘面上。(唐·张骜:《游仙窟》)
③燕子被打,可笑尸骸。(变文《燕子赋》一)
④师于窗下看经时,蝇子竟头打其窗,求觅出路。(《祖堂集》,卷十六)
植物、水果、食物名+子
①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晋书·孙绰传》)
②南国传椰子,东家赋石榴。(唐·张鷟:《游仙窟》)
③阿娘见后园果子,非常最好。(变文《舜子变》)
④路边有一个树子。(《祖堂集》,卷五)
⑤自过咸州,至混同江以北,不种谷麦,所种止稗子。(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四)
⑥正如吃馒头只撮个尖处来吃,下面的馅子许多滋味都不见。(《朱子语类·训门人》)
建筑物名+子
①遂命酒馔,即令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唐·蒋防:《霍小玉传》)
②乃一小版门子,扣之,有应者。(唐·杜光庭:《虬髯客传》)
③某已得从良,客户有一小宅子,贩缯为业。(唐·薛调:《无双传》)
④一似人家盖房子,使椽柱瓦木盖得是好,却须是住房子底人做主,防水火盗贼。(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山川河流、自然之物名+子
①雹子变成珍珠。(变文《破魔变》)
②适值渡一小涧子,臣括与耶律寿先过。(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③分水岭自转向南,下去白草铺,望古长城,只是平川,何处有岭子?(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④未免借一条小路子行。(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到了近古汉语中后期,「子」用得更加普遍、纯熟,与现代汉语几乎没什么区别。下面只引例词说明之。如:
器物名+子
绳子、箱子、刀子、轿子、钉子、梯子(见《元曲选》)
金子、银子、珠子、车子、盒子、盏子、帘子、桌子、凳子、梆子、盘子、酒望子(见《水浒传》)
鞭子、幌子、碟子、椅子、扇子、茶炉子(见《红楼梦》)
衣物名+子
裤子、被子(见《元曲选》)
袖子、袄子、衫子、裙子(见《水浒传》)
褂子、褥子、绢子、靴子(见《红楼梦》)
人物名+子
婶子、妮子、叫化子(见《元曲选》)
小子、汉子、嫂子、儿子(见《水浒传》)
姑子、婆子、马贩子(见《红楼梦》)
人体名+子
肚子、嗓子(见《水浒传》)
腰子、身子、膀子、脖子(见《红楼梦》)
动植物名+子
驴子、叶子(见《元曲选》)
蝇子、林子(见《水浒传》)
骡子、蚊子(见《红楼梦》)
食物名+子
枣子、榛子、馅子(见《水浒传》)
豆子、包子(见《红楼梦》)
建筑名+子
亭子、房子、堂子(见《元曲选》)
城子、阁子、窗子(见《水浒传》)
屋子、宅子、园子、夹道子(见《红楼梦》)
综合上述,词尾「子」的用法已相当灵活。值得注意的是,大约从宋代起,「动词+子」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如:
①石门拈起拂子。(《祖堂集》,卷十四)
②青布帘大写着「员梦如神」,纸招子特书个「听声揣骨」。(《张协状元》,第四出)
又如「筛子」(见《元曲选》),「刷子」(见《水浒传》),「拐子」「探子」(见《红楼梦》)
4.词尾「头」的产生和发展
词尾「头」也是由名词「头」虚化而来的。《说文》:「头,首也,从页,豆声。」「首」就是人头。先秦典籍中「头」已有用为人头义者。如:
①荀偃瘅疽,生疡于头。(《左传·襄公十九年》)
②(孔子)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庄子·盗跖》)
③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手臂之扦头目而覆胸腹也。(《荀子·议兵》)
④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头」的人头义,进一步引申,表示物体的一头或顶端。如:
①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搜神记》,卷二)
②后人有见此狸出坑头,掘之,无复尾焉。(《搜神记》,卷十八)
③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④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紫骝马歌辞》,其三)
例①,「舌头」,舌尖。例②,「坑头」,坑口,洞口。例③,「床头」,坐榻的一头。例④,「山头」,山顶。
「头」的顶端义进一步引申,表示方位义。如:
①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无名氏:《陌上桑》)
②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赏誉》)
「头」的方位义,进一步引申,就虚化为纯粹的名词词尾。王力认为词尾「头」产生于南北朝时期,从发展上看,词尾「头」和「子」相比,不如「子」用得那么普遍、自然。南北朝时代,由于「头」还处于初始阶段,所以用例不是很多。如:
①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上自曝,厀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水经注·沔水》)
②谚日:「锄头三寸泽」,此之谓也。(《齐民要术·杂说》
③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钜锌。(《企喻歌》,其三)
④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例②,「锄头三寸泽」,句意为如能经常锄草、松土,可以抵得上湿度三寸的降雨量。此「锄头」为农具无疑。《齐民要术》有两篇《杂说》,一居《序》后,一在卷三。例②所引,为《序》后《杂说》。缪启愉认为,此篇《杂说》非贾氏所作,乃唐人伪托,而有的著作却引此例作为「六朝时期开始不带『顶』『端』义的虚化的『头』」,争议如此,录以备考。
到了唐宋时代,词尾「头」的虚化已彻底完成。如:
①十个指头,刺人心髓。(唐·张鷟:《游仙窟》)
②台东头有供养院,人院吃茶。(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③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唐·蒋防:《霍小玉传》)
④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唐·寒山子:《寒山诗·如许》,第二三二)
⑤外头有一僧,善有妙术,不感(敢)不报。(变文《韩擒虎话本》)
⑥词理若乖,便为弟子,牢把绳头,莫交(叫)失手。(变文《庐山远公话》)
⑦妹子虽不端正,手头裁缝最巧。(变文《丑女缘起》)
⑧你去东边子细看,石头上坐底僧,若是昨来的后生,便唤他。(《祖堂集》,卷四)
⑨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祖堂集》,卷五)
⑩赵州和尚寻常举此话头,只是「唯嫌拣择」。(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⑪客长在下头,它(他)在上头打拳。(《张协状元》,第八出)
⑫从三更直立到日头出。(《张协状元》,第四十九出)
到了近古汉语中后期,词尾「头」用得更加普遍,下面只引例词说明之。如:
人物、人体名+头
小鬼头、眉头、指头、舌头(见《元曲选》)
心头、口头、骨头(见《水浒传》)
丫头、舌头、手指头(见《红楼梦》)
心理、事物名+头
日头、云头(见《元曲选》)
念头、木头、石头、座头(见《水浒传》)
想头、兴头(见《红楼梦》)
食物、器物名+头
馒头(见《元曲选》)
枕头、锄头(见《水浒传》)
枕头(见《红楼梦》)
方位名十头
后头、里头(见《元曲选》)
前头、后头(见《水浒传》)
里头、外头(见《红楼梦》)
同词尾「子」一样,有的词尾「头」也可加在动词后面,这是发展。动词加「头」,就变成名词。如「问头」(见《碧岩录》),「撅头」「望头」(见《元曲选》),「念头」(见《水浒传》),「想头」「来头」(见《红楼梦》),等等。
5.词尾「儿」的产生和发展
和词尾「子」「头」相比,「儿」产生得最晚,这同「儿」音的历史演变有极大关系。词尾「儿」也是由名词虚化而成的。「儿」繁体作「兒」。《说文》:「兒,孺子也,从儿,象小完头囟未合。」段注:「子部曰:『孺,乳子也』。乳子,乳下子也。」由段注可知,「儿」的本义就是指婴幼儿。「儿」的甲骨文,作正象小儿头大而囟门未合之形。先秦文献中,「婴」「儿」多连用,指的就是婴儿或幼儿。如:
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十章)
②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战国策·秦策一》)
③安禽兽行,虎狼贪,故脯巨人而炙婴儿矣。(《荀子·正论》)
④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塗为羹。(《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婴」「儿」如单用,依《玉篇》解,当是「男曰儿,女曰婴」。但两汉后,「儿」多单用,或指婴儿,或指幼儿。如: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②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世说新语·德行》)
③乳母抱儿在中庭,儿见充喜踊。(《世说新语·惑溺》)
「儿」由小儿义,引申后可用于人或事物的小称义或爱称义,应当说这就是词尾「儿」虚化的词义基础。如:
①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北朝民歌·无名氏:《折杨柳枝歌》,其二)
②已而有娠,而生敬儿,故初名狗儿;又生一子,因狗儿之名,复名猪儿。(《南史·张敬儿传》)
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其一)
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唐·金昌绪:《春怨》)
例①,「孙儿」之「儿」,指婴儿。例②,「狗儿」「猪儿」,均是初生儿的乳名。例③④,「鱼儿」「黄莺儿」都不是什么庞然大物,显然具有小称义。尤其例④,「儿」不仅占一个音节,而且又是韵脚字,显然具有实体义。
总之,周生亚不太赞成词尾「儿」产生于六朝或唐代的说法。对词尾「儿」发展的考察,周生亚认为应分为三个时期:产生期、应用期和成熟期。
(1)产生期(宋代)。
词尾「儿」产生于宋代或宋金时代。由于是刚刚产生,所以这一时期的「儿」应用不是很广。说它产生于宋或宋金时代,最有力的证据是从意义上看,「儿」可以用在无生命的名词之后,并且这些名词所表示的东西也并非小物。如:
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声声慢》)
②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宋·李清照:《永遇乐》)
③漾人葫芦水上游,葫芦儿沉后我共伊休。(《张协状元》,第十六出)
④先来小生心儿闷,见贫女又嫁。(《张协状元》,第十六出)
(2)应用期(蒙元时期)。
蒙元时期属近古汉语中期。词尾「儿」在元代文献中,尤其在元曲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如:
一般事物名+儿
①俺父亲做官,专好唱《醉太平》的小曲儿。(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
②你这般沙糖般甜话儿多曾吃。(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
③交左右人将狗皮儿来了。(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
④忠心报母世间希,美名儿动省惊台。(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三折)
衣物、器物名+儿
①慢惚惚胸带儿频那系,裙腰儿空闲里偷提。(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
②哥哥,这被儿原是我的来。(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
③哥哥,我寄着这包袱儿在这里。(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④我这眼则是琉璃葫芦儿。(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
人体、人物名+儿
①我好俊脸儿,要搽胭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
②我好心儿搭救了你。(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③窦秀才留下他这女孩儿与我做媳妇儿。(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④但是我的性命全亏他这爷儿两个救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动植物、水果名+儿
①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元·关汉卿:《不伏老》
②婆婆,我无事也不来,你许下这狗儿,我特来取那。(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
③尽把恩情,悄似梧叶儿一片轻。(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④您两个孩儿偷出小荳,客人处换梨儿吃。(《元典章·前集刑部)
数量词名+儿
①小姐,那两个人拿过一张儿纸来,不知写甚么,小姐看咱。(元·白仁甫:《墙头马上》,第一折)
②如今两笼儿朱砂,都是我的了。(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
③老夫人,有热酒筛一钟儿我吃。(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
④两门亲便走一遭儿成。(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3)成熟期(明清时代)。
明清两代属近古汉语中后期。词尾「儿」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所谓「成熟」,这不仅是指「儿」应用广泛并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而且还指语音上er这一特殊韵母已经形成并促成儿化词的产生。儿化词和词的儿化应当是两个概念。
词的儿化,即词的附缀化,是从词尾「儿」产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也就是说,当词尾「儿」最初产生的时候,「儿」是有声母的,连同后面的韵母,它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只是从意义上判断,它已虚化,是个词尾。这就是「词的儿化」。
而「儿化词」,是指er韵产生之后,虽然文字上「儿」仍是独立的音节,但语音上er韵已与前一个音节融为一体。依王力的《汉语语音史》,在宋代,「儿」属日母、资思韵,拟音为[rɿ];在元代,属耳母、支思韵,拟音为[rʅ];在明清时代,属影母、支思韵中的儿韵,拟音为[ɚ]。王力于《汉语语音史》中讲的「明清音系」,是以明徐孝的《等韵图经》为准的。王先生说:「『儿而耳尔二贰』等字原属日母,在元代读[ʅ],到明清时代转入影母(零声母),读[ɚ]。《等韵图经》把『尔二而』放在影母下,可以为证。」由此可知,到明代,r韵已正式形成。再加上元代时入声韵已彻底消失,分别转入支思、齐微、鱼模、皆来、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和尤侯九个阴声韵中,这样就为词尾「儿」和前面音节的融合彻底扫清了障碍,使」儿化词」得以大量产生和广泛应用。
明清时代的儿化词,从意义上看,主要有:
一般事物名+儿
①那妇人只得假意儿谢了,众人各自散了。(《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②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③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④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衣物、器物名+儿
①掀起笠儿,挺着朴刀,来战丘小乙。(《水浒传》,第六回)
②这小猴子提了篮儿,一直望紫石街走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③这的帽儿也做的中中的。(《朴通事》)
④跟他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衣裳,要借我的月白绫子袄儿。(《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人体、人物名+儿
①老身钱锁儿的母亲,今年七十三岁了。(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②这马是四个主儿的,各自有数目。(《老乞大》)
③谁知赵姨奶奶招手儿叫我。(《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④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动植物、水果名+儿
①那一个大虫门前,汪汪地有狗儿吠。(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②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过,一头骂,一头哭,一头走,一头街上拾梨儿。(《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③我是属牛儿的,今年四十也。(《老乞大》)
④难道那些蚊子、屹蚕、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如果从语法上看,明清时代的儿化词主要有:时间、方位名+儿
①到寺里烧香随喜之后,却到湖心桥上玉石龙床上,坐的歇一会儿。(《朴通事》)
②那钱物则由那帮闲的人支使,他则妆孤,正面儿坐着,做好汉。(《老乞大》)
③你明儿见了他,好歹赔释赔释。(《红楼梦》,第十六回)
④昨儿进的京,今儿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了。(《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数量词+儿
①我将这一碗儿浆水、一陌纸钱,就这铺里先祭他一祭咱。(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②你说老实价钱,则一句儿话还你。(《老乞大》)
③你馈我淘一遍儿。(《朴通事》)》
④你这小蹄子儿,要掂多少过儿才罢?(《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动词、动宾结构+儿
①拿着取灯儿,到那一个人家里,舌尖儿润开了窗孔,吹起火来。(《朴通事》)
②恰好武大归来,挑着空担儿进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③姑娘站了半天,乏了,这太阳地里歇歇儿罢。(《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④石头冷,这是极干净的,姑娘将就坐一坐儿罢。(《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形容词+儿
①不瞒太公说,贫僧是胎里素,自幼儿不吃荤。(《西游记》,第十九回)
②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③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得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④你们看他可怜见儿的。(《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至此,对汉语名词词尾「子」「头」「儿」的产生、发展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即大约从元代起,词尾「子」「头」「儿」就有复音化的趋向。从结构上分析,这种复音化现象是有层次的,并非词尾的简单连用。如:
①似这一个布,经纬都一般,便是鱼子儿也似匀净的。(《老乞大》
②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蹄子儿嘴巧,所以公公婆婆只说他好。(《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例①②,「鱼子儿」「蹄子儿」,是「子」化后再「儿」化,结构层次应是〔(鱼子)+儿)、〔(蹄子)+儿)。又如:
①说得他美甘甘枕头儿上双成,闪得我薄设设被窝里冷。(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②我的话头儿过去了也。(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
③老叔,我爱吃的是羊舌头儿。(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
④还有一件事,里头床头儿上有个小荷包儿,拿了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例①一④,「枕头儿」「话头儿」「羊舌头儿」「床头儿」,它们的结构层次是〔(枕头)+儿)、〔(话头)+儿)、〔(羊舌头)+儿)和〔(床头)+儿)。
又如:
①你不过是几两银子买来的小丫头子罢咧。(《红楼梦》,第二十回)
②仍命小丫头子坠儿送出去了。(《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例①②,「丫头子」,其结构层次是〔(丫头)+子)。
一般说来,名词是不能重叠的,古今汉语都是如此。但是也确有部分名词是可以叠用的,并因此而带来一些语法变化。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词的重叠,而不是叠音词。叠音词是构词问题。在上古汉语,名词一般是不能叠用的。如:
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邶风·燕燕》)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微子》)
③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毛亨传:「燕燕,也」。毛亨这里认为「燕燕」是一个词,所以释之以「鳦」。而朱氏《集传》云:「燕,也。谓之『燕燕』者,重言之也。」当以朱熹说为是。例②③,两「凤」两「虞」字,被语气词「兮」隔开,这不是名词叠用,而是修辞上讲的反复辞格。
总体上看,大约从上古汉语后期,即从汉代开始,有部分名词可以叠用。名词叠用后带来的语法意义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名词重叠。
普通名词叠用后,有逐指意义,并表示人或事物众多。如:
①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②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汉·宋子侯:《董娇饶》)
③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唐·李白:《秋浦歌》,其十)
④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唐·白居易:《买花》)
⑤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五代·徐铉:《柳枝词》)
(2)时间名词重叠。
单音节时间名词重叠后,也有逐指意义,并表示时间盈余。如:
①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②朝朝见云归,夜夜闻猿鸣。(南朝宋·鲍照:《拟古》,其八》
③月月望君归,年年不解蜒。(南朝宋·鲍令晖:《古意赠今人》)
④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北朝民歌·无名氏:《折杨柳枝歌》,其二)
⑤天边雨露年年在,上苑芳华岁岁新。(五代·徐铉:《柳枝词》)
(3)名量词重叠。
此类词叠用后,除含有逐指意义,表示数量众多外,仍有计量意义。如:
①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汉·无名氏:《焦仲卿妻》)
②翩翩新来燕,双双人我庐。(晋·陶渊明:《拟古》,其三)
③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世说新语·黜免》)
④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庾信:《昭君辞应诏》)
⑤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名词对应性重叠。
这类叠用现象多由并列式名词词组构成。其语法意义,除含有同类事物的概括意义外,也可表示事物众多或主观上的欣喜意义。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
②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晋·傅玄:《秦女休行》)
③海棠一株春一国,燕燕莺莺作寒食。(金·元好问:《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
④你有钱时待朋友,每日家花花草草;你今日无钱也,便这般烦烦也那恼恼。(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
例③,「燕燕莺莺」,喻娇妻美妾。例④,「花花草草」,喻风流快活之事。
英语的名词
英文名词形式
很多名词在拼写上没有明显的特别之处,但有些名词有特殊的结尾。
形容词变名词
比如后缀-ty、后缀-ity、后缀-ance可以把形容词变成抽象名词。
动词变名词
有些后缀可以把动词变为名词。其中有一部分是动词的直接的名词化,还有一部分是表示施动者,还有一部分是表示动作的结果产物、状态、性质。
指小词
有些后缀用以构造指小词。
化学命名
阴性名词
按意义分类
表示具体的人,事物,地点,团体或机构的专有名称(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China(中国)、Asia(亚洲)、Beijing(北京)、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Sunday(星期日)等。
注意,星期的每一天也属于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如果含有名词短语,则必须使用定冠词the。如:the Great Wall(长城)。
姓氏名如果采用复数的形式,则表示该姓氏一家人(复数含义)。如:the Greens(格林一家人)。
表示某些人,某类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teacher老师、tea茶、reform改革。
普通名词又可进一步分为五类:
(1)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s):表示单个的人和事物。如car(汽车)、room(房间)、 fan(风扇)、photo(照片)
(2)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s):表示一群人或一些事物的名称。如 people(人们)、family(家庭)、army(军队)、government(政府)、group(集团)
(3)复合名词(Compound Nouns):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名词。如passer-by(过路人)、brother-in-law(内兄)
(4)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s):表示物质或不具备确定形状和大小的个体的物质。如 fire(火)、steel(钢)、air (空气)、water(水)、milk(牛奶)
(5)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s):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或其它抽象概念。如 labor( 劳动)、health(健康)、life (生活)、friendship(友情)、patience(耐力)
按是否可数分类
名词又可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s)和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s)
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以数目来计算,不可以分成个体的概念、状态、品质、感情或表示物质材料的东西;它一般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它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a / an。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和专有名词一般是不可数名词。如 milk(牛奶),bread(面包),coffee(咖啡)等。
可数名词是指能以数目来计算,可以分成个体的人或东西,因此它有复数形式。如cup(杯子),cat(猫)等。
参考资料
-ity.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ty.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ability.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5 12:41
目录
概述
汉语的名词
参考资料